成都平原历来被誉为天府之国,深厚的历史孕育出思想开明、生活乐观、悠长厚重、独具魅力的天府文化特质,就能让人领略一二。
坐落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古镇的觉皇殿是原明教寺幸存的精华部分建筑。据《金堂县志》载:明教寺建于明成化十七年,坐北朝南,建筑面积407平方米。2012年,明教寺内的觉皇殿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
为进一步保护和修缮觉皇殿内的文物古迹,敦煌文保团队来到明教寺,持续开展文物保护工作。经过数月论证、探测、修复,明教寺保护修复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8月11日下午,明教寺觉皇殿梁枋画2号和8号壁画成功揭取,并送往修复实验室进行精修。
壁画被涂抹上石灰
艰难修复 文保团队前来助阵
8月17日,记者来到位于成都青白江城厢镇的明教寺。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明教寺觉皇殿自建成以来,经历了数次修缮和改建,特别是屋顶和屋面,有了较大的改变,但五架梁以下的大木结构仍基本保持了明代原貌。跟随工作人员进入正殿后,记者观察到殿内各梁、枋、垫板、柱头、斗栱里拽以至檩条上大多保存有明代建筑彩画,但因为后期刷了半透明的油漆,彩画已严重变色,但多数轮廓基本可以辨认。
“揭取是难度系数最大的一种壁画修复工艺,我们不提倡,但基于觉皇殿梁枋画目前的情况,其古建筑的梁架变形严重,还出现了腐朽,所以必须采取揭取。”李晓洋是负责本次文物修缮的修复师之一,今年5月,他和文保团队从敦煌来到了青白江城厢镇。这次觉皇殿梁枋画的揭取,就是团队接手的第一项工作内容。
从5月到8月,文保团队对壁画揭取一共做了三项前期实验。6月中旬进行了一次颜料层预加固和画面除污工作,主要是对壁画上的石灰覆盖层,微生物污染以及灰尘等进行清理。“7月进行了封护与封护层清除实验,我们对壁画进行了预加固处理,防止在揭取过程中因为震动和摩擦而造成壁画颜料层脱落。”李晓洋告诉记者,8月初完成最后一次建筑结构体震动实验后,就开始进行壁画揭取工作。
其实早在2018年,修复师李晓洋的爷爷——文物修复保护专家、曾任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副所长的李云鹤就坐镇成都新津观音寺,亲自“操刀”文物修复工作。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十余年的李晓洋也传承了爷爷的职业精神,他说,“此次青白江城厢镇的明教寺文物修复工作,我们文保团队要力争做到精益求精。”
耗时8小时
成功截取壁画送往实验室修缮
李晓洋向记者介绍,明教寺觉皇殿梁枋画及北壁壁画,都有历史人为干预造成的石灰涂刷覆盖污染。“当年涂抹石灰中混合了粘合剂,因此石灰和壁画颜料层粘连很紧密,如果在后期修缮中强行剥除石灰,就会对壁画颜料层造成伤害,从而破坏壁画的完整性。”李晓洋直言,当前他们只能通过用软毛刷和吸耳球进行除尘。
8月11日,历时8小时后,李晓洋和团队顺利完成了觉皇殿梁枋画正壁2号壁画和反壁8号的揭取工作。他说,在揭取过程中,先对2号壁画载体的东西两侧进行整体切割,再利用壁画周边可活动的缝隙对壁画另一侧进行了切割。
当切割工作进行到一半时,李晓洋和其余几个同事发现,梁枋画内部的竹编墙错综复杂,呈不规律情况,给接下来的壁画切割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但最终还是顺利将壁画完整切割下来了。据了解,该梁枋画离地高6米,重量达300斤,从觉皇殿到实验室的直线距离是20米,需要过三次门,上下台阶2次。当天下午5点59分,壁画被安全送达修复实验室。
下一步,文保团队将对揭取的壁画进行精修。此外,团队预计,10月将会完成对觉皇殿梁枋画剩下十块壁画的揭取。到明年1月左右,将完成对觉皇殿梁枋画揭取下来的所有壁画的精修工作,再对壁画的竹篾载体进行修复,最后将揭取下来的壁画回归墙体,复原青白江城厢古镇瑰宝的美丽身影。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见习记者邹阿江